“十三五”,中国的战略机遇在哪里

“十三五”,中国的战略机遇在哪里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

11月3日15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和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情况发布会。

面对彭博新闻社记者对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增速的疑问,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的回答透着冷静与自信:“我们确实面临着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确定了在‘十三五’期间依然要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当然,速度并不是我们唯一关心的。”

作为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解读勾勒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质量导向、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中蕴含着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中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徐绍史强调。

质量导向:全面小康内涵有“五个扩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际上有两个大前提: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徐绍史透露,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这次《建议》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可以看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不仅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既定目标,而且还必须建立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常态下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从GDP的总量来看,中国经济体量占全球13%,美国大概占22%,加起来是30%多。从每年经济增量看,中国占全球经济增量的30%多,美国还是占22%。中美两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广受关注。悲观的看法预测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比较乐观的看法认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还可以达到8%。而在徐绍史看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徐绍史进一步分析了“两个翻番”与经济增速的关系——从GDP总量来说,2010年大约为40.15万亿元,翻一番就要达到80.3万亿元。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1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要实现这个翻一番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确定了在‘十三五’期间依然要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