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统筹好“十个关系”(2)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统筹好“十个关系”(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宣传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既有教育功能又有经济功能,其双重属性决定了精神产品必须注重两个效益,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引导人们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修养,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将文化与特色旅游、生态农业、城市建设等有机融合,实现以文促业、以文兴业。

巩固阵地与拓展领域的关系。建好、管好、用好阵地是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行动的重要抓手,在此基础上的领域延伸、业务拓展则是适应形势任务、服务中心大局的必要举措。只有做到“老阵地不丢、新领域不落”,才能积极推动“两个巩固”实现。实践表明,无论是开展宣传教育,还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都需要基本的活动阵地和工作网络,并要根据时代形势发展,有序、有机、有效拓展工作领域,加快形成覆盖到位、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和工作网络,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传承特色与创新品牌的关系。地域文化是一方百姓的精神血脉,要注重挖掘提炼、弘扬传承,更要结合形势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将其打造成为具备时代内涵的特色品牌,从而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具象化、本土化和系统化。将厚重悠远的传统资源浓缩为核心品牌,既是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弘扬,更是用人文精神的“魂”和“根”来激发共鸣、凝心聚力,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中起到以情感人、春风化雨的效果。

创建达标与制度建设的关系。文明创建工作是组织协调资源改善客观环境,进而改造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实践性活动,是一项立足长远、久久为功的工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制度化管理,就一定要在“两头”下功夫:“一头”是要理顺体制、搭好框架、明晰流程,把各领域各行业工作与文明创建更好结合起来,通过创建来增进履职意识、提升本职工作,积极构建融入日常、联动发力的常态工作体制;“一头”则是要落实落小落细,从点滴改变做起、从群众身边事做起,不搞花架子、不搞假大空,切实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任务导向与队伍建设的关系。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政治性强、纪律性高,条线广、门类宽、任务重,这就要求有一支政治坚定、能力出众、业务精熟的人才队伍。顺利完成上级各项指示任务,既是尽职履责、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强基固本、发展队伍的过程。只有将完成任务与锤炼队伍结合起来,才能统筹解决好“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这对矛盾冲突,才能夯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础,永葆队伍蓬勃生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