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强化第三方评估主体的遴选和管理。目前尚缺乏相关评估机构的遴选标准,更多地体现在政府委托,这虽然有利于快速确定评估机构,实现评估事项的迅速开展,但如何在市场化的经济中调动评估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公共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和参与主体的多样化,也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构遴选标准或通过招投标确定评估机构,让大学乃至民间智库等均有机会通过竞争参与第三方评估。
第四,对于评估报告的评估需要进一步明确。伴随各类政策执行的第三方评估开展,目前越来越多的评估报告也通过媒体报道被披露出来,但如何避免评估报告千篇一律的“优化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宽泛建议,如何提高建议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依然是检验评估报告有效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标准。
第五,当前的第三方评估更多是一种事后评估,未来的第三方评估更需要将这类事后评估引向事前评估,避免由于缺乏充分评估和科学论证的政策失误带来的重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到了那样的时候,即使再多的事后评估,也难以挽回巨大损失和人民信任。
总之,作为当前政府政策实践创新的重要内容,第三方评估有助于改善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权能配置问题,有助于增进政府部门的结构性优化和人员管理创新。当然在实践初期也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未来,需要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四个全面”战略的统一部署,与中央深化改革的战略步骤同步并进,借助第三方评估深入分析改革与治理的重点难点及其深层原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