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垃圾围村”需用好“两只手”

治理“垃圾围村”需用好“两只手”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房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这是以前乡村留给人们的印象。客观公允地说,曾几何时,这样的情况在全国不少农村确实存在。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理手段,在不少农村,垃圾遍地、污水乱流成为群众的“心头之患”,让他们苦不堪言。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厕所革命等的稳步推进,农村群众的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农村群众的住房是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些群众更是搬进了新农村,居住在富丽堂皇的楼房里。但让他们很不开心的是,虽然他们的住房很漂亮,但一旦打开大门走出去,看到的还是他们不愿看到的“垃圾围村”。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百姓希望在更优美、更整洁、更清新的环境里生活生产,各级政府就应该满足老百姓的愿望,千方百计治理“垃圾围村”,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于是全国不少地方都加大了治理农村“垃圾围村”的力度,一些地方更是购买了大量的垃圾桶,设置了农村垃圾站,配备了专职的保洁人员,但让人遗憾的是,不少地方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发人深思。

为什么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治理“垃圾围村”,效果却不好,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只重视了政府“这只手”,而忽略了村民“这只手”。政府投入再多的时间精力去治理农村的垃圾,如果没有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他们只是看热闹,污水、废水是想怎么排就怎么排,垃圾想丢哪就丢哪,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彻底根治“垃圾围村”是很难办到的。

如何用好政府、村民这“两只手”,彻底根治农村“垃圾围村”,安徽省巢湖市的做法值得肯定。他们一方面以市场化为切入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覆盖,全市共有15个保洁公司参与市场化运营,配备了电动三轮保洁车、垃圾压缩车等设备清运垃圾。另一方面他们也加强教育引导,通过设置“庭院三包”责任牌,给每村设置一块村民垃圾分类承诺墙,给每位村民送一张可回收物便民联络卡等方式,让村民在治理“垃圾围村”中,从“看热闹”变成“跟着干”,从而彻底地对“垃圾围村”说再见。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