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4)

如何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4)

四、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基本目标应是在亚洲建立和谐共生的新型国际政治秩序和合作共赢的新型经济秩序。从欧盟的经验来看,建设亚洲新型国际政治秩序和新型经济秩序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而建成亚洲命运共同体则需要数代人在此基础上继续奋斗。具体而言,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就是经济上建立统一开放的亚洲经济空间,安全上建立合作包容的区域安全新架构,在人文方面形成共同的亚洲观念和亚洲意识。

(一)积极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格局和区域合作新架构

亚洲国家必须提高区域经济贸易合作水平,应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基础上,以进取、包容的姿态提升和整合亚洲地区合作,探索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等机制之间整合发展的可能性,中国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可以成为各方协商的基础。亚洲国家应继续推进各层次的次地区合作,如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东盟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并推动各次地区合作机制间的合作和整合。

亚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对区域经济贸易发展和合作形成严重制约,亚洲国家应提高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互联互通应成为地区合作重点。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是其基础环节。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

同时,亚洲国家应加强地区金融合作和金融风险防范。可以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发展银行、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的建设,以及这些金融机制与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合作,打造亚洲信用体系,为亚洲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贸易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为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亚洲国家需要通过扩大双边货币互换,加强清迈协议等地区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巩固亚洲金融安全网络。此外,亚洲国家应建立和健全亚洲能源、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稳定机制,保障能源和粮食安全,增强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为亚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积极探索以法律和制度手段保障地区安全和稳定

亚洲国家应联合探讨、推广和贯彻亚洲新安全观,把亚洲巨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促进和平与地区安全制度建设的推动力,主动塑造地区安全环境,妥善处理美国同盟体系与本地区安全机制的关系,约束其负面效应。区内外大国应加强防务与安全对话,增进军事透明,通过战略保证措施,消解相互之间的战略疑虑。充分发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探索亚洲地区各种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性互动,超越冷战安全架构,加强亚信、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地区安全机制的合作和衔接,构建地区安全新框架。在条件成熟时,亚洲国家应共同签订永久友好条约作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法律基础。

亚洲国家应重点加强海洋安全合作,扩大机遇,化解挑战。亚洲国家应加强在海洋互联互通、科研环保、执法安全、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击海上犯罪活动,构建地区性灾害预警和应对机制,推动印度洋海军论坛和西太平洋海军论坛的合作交流,探索集体提供公共安全物品的可能性,确保海上通道安全和公海航行自由。

在其他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亚洲国家应加强反恐合作,建立日常信息沟通渠道,严厉打击暴恐活动,从源头筑起反对各种极端主义思潮的防波堤。推动中东多边安全机制的改革,与域外大国合作探索解决中东问题和阿富汗问题的有效途径。深化防灾救灾、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联合执法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共同为地区安全做出贡献。

(三)积极推动亚洲国家间人文交流,构筑民心相通的桥梁

共同的亚洲意识和亚洲观念是亚洲人文共同体建设的目标,而民心相通则是形成共同观念和共同意识的基础。亚洲国家应提升对外文化开放水平,加强跨文化交流借鉴。各国政府应鼓励民间交往,通过旅游、贸易等手段扩展沟通渠道。推动地方省市加大对外交流力度,与其他亚洲国家建立友好省市或姐妹城市关系。中国等地区大国应积极提供公共资源,建立亚洲国际大学和国际性研究机构,扩大留学生交流计划,培养地区研究人才和文化学者,鼓励学者、媒体和志愿者深入各亚洲社会与当地民众交流,在文化比较的过程中展现亚洲各国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相同和共通共容之处。

亚洲国家应积极推动亚洲文明对话,消除不同文明间的隔阂。可以利用现有各种双边和多边交流对话平台,并以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宗教大会等机制化方式,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交流互鉴,找出一条化解宗教与文明冲突的道路。还应积极利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影视、出版、艺术、体育等喜闻乐见的方式相互开展跨文化交流,加深了解,消除隔阂。

亚洲国家还应加强在治国理政、发展模式、国际规范重塑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中国等地区大国应积极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培训青年干部,增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治理能力。同时亚洲国家应在全球治理改革、建设新型国际政治秩序和新型经济秩序方面扩大学术交流,共同制订国际规则,共同倡导符合时代精神和亚洲各国利益的新文明观和新价值观。

注释(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