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艺要深扎中华传统文化之根(3)

军事文艺要深扎中华传统文化之根(3)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发展军事文艺系列谈

除了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军队作家艺术家还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从横向看,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法等多种哲学和宗教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习俗、知识、伦理等;从纵向看,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绵长,先后形成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等多种思想潮流,并在自我完善中与时俱进。中华文化典籍博大精深,既蕴含着崇仁爱、重民本等思想,也蕴含着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等传统美德,还蕴含着诸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理性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中和精神、“协和万邦”的和谐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精神、“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德精神、否极泰来的“重生精神”等等。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代表的处世哲学既洞悉了个体的生存之道,亦支撑着成就功业的进取精神。这些思想理念和精神资源内蕴深厚,特色鲜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着永不褪色的经典魅力和恒常价值。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还可以为世界上不同国家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为人类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文以载道”,重视作品的思想道德意蕴是中华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军队作家艺术家,就是要坚定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气派、弘扬中国精神,以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语言传达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和价值理念,打牢中华儿女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在我国传统的军事文艺宝库中,军旅诗词具有重要的地位,至今仍绽放着超越时空的艺术光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激励着将士们奋不顾身,浴血杀敌,捍卫民族利益,保卫国家疆土。诸如“愿得此身长报国”“一寸赤心惟报国”的爱国情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崇高情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斗精神、“惟有烈士心,白刃不能夺”的忠贞气节、“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迈意志等,深深激发着军队的战斗精神,砥砺着官兵的品质意志,提升着部队的战斗力。军队作家艺术家,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尚武精神,将之转化为动人的故事感人的形象,以官兵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让这些思想和观念融入官兵的血脉,以锤炼战斗意志,熔铸品格情怀,为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提供丰厚有力的精神支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