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立足兴政 倡廉志在强国(2)

反腐立足兴政 倡廉志在强国(2)

反腐倡廉必须依托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廉政建设的模式也亟待创新,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践之中,在廉政治理的宏观制度和微观技术层面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以“整体性治理”优化廉洁政治建设的顶层设计。传统管理模式限于“条块分割”的思维定势与利益束缚,很容易出现“碎片化治理”,不仅会产生内耗并降低治理体系的整体绩效,也会滋生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等腐败现象。为此,要强调顶层设计、系统改革等整体性治理的理念,将廉洁政治建设纳入到国家战略的总体布局之中,客观分析各项改革举措推进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改革进程中准确把握防治腐败工作的重点,将全面深化改革与惩治预防腐败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使廉洁政治建设与深化改革的重要步骤相一致,与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相配套。

以“系统性治理”健全廉洁政治建设的制度体系。针对区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等多发的严峻形势,我们应以系统性的思维剖析和惩治腐败。一方面,要以制度确保反腐败斗争无禁区、无特区、无盲区,通过惩处概率的提高,强化反腐败的震慑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党员干部腐败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要在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的同时,彻底铲除滋生腐败行为的土壤。要及时弥补廉政制度体系的短板,尽早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法律制度、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制度等,充分发挥制度体系的预防腐败作用。

以“协同性治理”完善廉洁政治建设的组织结构。现代治理应对复杂性现实问题的优势在于多元参与、协同合作的治理网络。应用到廉政治理中,不仅要强调权力系统内部各种制约与监督力量的协同,不断探索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无缝隙合作”机制,强调各项限权、放权、分权、制权机制的协调性与耦合性。同时,要在现有政府信息公开和权力清单制度的基础上,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有序吸纳社会监督力量。

以现代治理技术提高廉洁政治建设的绩效水平。现代治理体系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借鉴现代科技手段应对治理难题。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之下,“云计算”、“云存储”等数据处理技术不仅为提高治理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也为创新权力制约监督的手段与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在廉政风险防控环节,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廉政风险的发现和甄别能力,为权力运行流程的优化提供更为科学化的建议,通过对腐败现象的源头治理提高廉洁政治建设的绩效。

(作者周盛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陈国权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