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推进大数据战略构筑网络强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下一个五年,发展大数据和布局新一代网络对于我国有什么意义?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将呈现什么新格局?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
信息成为崭新生产要素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背景下,国家今年提出‘双创’理念,‘创新’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之一。”宁家骏说,目前,步入信息社会,发展最重要体现在创新上,创新关键依靠知识和信息的多样化传播、加工,信息化加快了信息传播和新知识的发现进程;信息、数据最终价值都体现在形成的知识和新的生产力,信息化从而直接影响了生产力和生产要素。
“传统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土地、资本是主要的生产要素。在新时期,生产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宁家骏说,虽然传统的三要素作用依然巨大,但其可挖掘的潜力有限: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国家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资本也不可能凭空而来。
宁家骏认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掘新的生产要素。信息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缩短新知识的创造和接受过程,新知识的诞生推动着创新,大数据、网络等技术成为创新关键,带来了深层次结构调整的渗透和人思维上的飞越,信息已成为崭新的生产要素。信息化将为传统的三大生产要素带来不可限量的附加价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