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和开创中国未来的重要会议

规划和开创中国未来的重要会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规划和开创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会议。这次全会,时机特殊、议题重大、影响深远。我们理解这次全会的特殊重要意义,应当放在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和事业发展全局中来思考、来审视。

首先,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看,这个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处于中心位置,其他三个方面是战略举措,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改革,四中全会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再加上这几年持续开展全面从严治党,这样就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了更为系统的设计、更为具体的部署。

其次,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来看,“十三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阶段、冲刺阶段,“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聚焦点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能顺利渡过第一个“百年渡口”,为实现第二个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看,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看实践成果、靠实践说话。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必将进一步激发我国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绩,进一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讲五中全会意义的特殊就特在这里,重大就重大在这里。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五中全会文件起草,历时9个多月,是一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具体实践,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次生动诠释。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发扬民主的统一。这次文件起草的过程就始终贯穿这三大要素。

首先,《建议》起草工作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作为起草组组长领导下进行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件起草工作,从年初的严冬到金秋十月,他对《建议》的每一稿都认真审阅修改,多次作出批示。起草组成立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强调文件布局谋篇,首先要把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搞清楚,为文件稿的主题、框架指明了方向。提纲形成前,习近平总书记带队到华东地区、中部、东北地区几个省调研,并在浙江、贵州、吉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18个省区市主要领导对“十三五”的意见建议。4月份,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听取了18个部委关于31项重大课题成果的汇报,每次由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主持,既有视频,又有文字汇报稿,然后是起草组讲评,领导讲评。初稿形成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进行审议,专门听取民主党派中央的意见。

第二,《建议》起草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1月份成立起草组,1月28日就向各地发出征求意见通知。接着,中央又委托42家单位组织力量完成了31项重大课题研究,形成117份研究报告。正如《人民日报》刊发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诞生记描述,征求意见3176人,收到意见建议2588条。实际我们统计,是动员了近5000多人做这项工作,还不包括各个层次会议听取意见的人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