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贪腐的危害
先秦著名法家韩非在《韩非子 喻老》中深刻地指出:“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涉农腐败的“蚁贪”问题严重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不仅恶化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对农村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也造成重大危害。
首先,涉农腐败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动摇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中央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村地区资金投入的力度,加快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从经济上看,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政治上看,有利于优化农村地区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体现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而“蚁贪”直接削弱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执政根基,破坏党和国家在农民心中的良好形象,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级政权的公信力,导致农村党群和干群之间出现信任危机,给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危害。
其次,涉农腐败严重破坏农村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阻滞农村政治文明发展。“蚁贪”问题的出现源自于农村民主政治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制度监督管理失效,信息通道不够顺畅以及人民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不能充分行使。“蚁贪”现象显现出部分基层干部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根本漠视和严重剥夺。中国的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的一体化建设,没有农村地区的基层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和法治。
再次,涉农腐败严重侵害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剧了农村地区的两极分化。支农惠农的政策和资金,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公平正义的发展格局,实现普惠式的均衡性发展,减轻并最终消除贫富分化。而贪腐村干部在加速自身财富迅速积累的同时,容易使贫困者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从而无法获得尊严体面的生活。据媒体报道,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的梁洼镇南街村一村主任圈占村集体耕地60亩,建了一处大型庄园,内有小桥、溪流、池塘、凉亭、园林等。而同时有一些被拆迁住户和失地农民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还有一些需要救济的农民连保命钱和救命钱也被侵占。
最后,涉农腐败严重影响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直接或间接地干扰和破坏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无论是就人口数量而言,还是就工作和生活的区域面积而言,农村地区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全面小康。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也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方方面面,“蚁贪”产生的危害影响到农村地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的多个方面,削弱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性和实效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