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挑战:精细化的通识教育(2)

高校新挑战:精细化的通识教育(2)

实施精英化的通识教育,对高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师资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我们对上学期实施小班研讨的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学生普遍对这样的主动学习表示了欢迎的态度,认为这是达成更大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

即便这种教学方式的转换十分有效,但还是遇到了极大的争议。首先是来自学生的异议。尽管目前实施课后研讨的课程只要求课后有5次研讨,比通常标准的每次课后都需研讨已经减少了很多,但学生依然觉得负担太重。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在国外大学,学生一个学期一般只选修4门课,而且学期比较短,比我们目前学生的修课量要少很多,因此他们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后的阅读、准备和研讨。这是在学生中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

此外,课后时间难以凑齐,挤占课外娱乐活动的时间,研修小教室少难以展开活动,课程下工夫多却也只有2个学分、不甚公平等等,来自学生们的意见不一而足。

在我看来,其中有些问题是真实的,也是中国大学教育目前的困境;有一些是目前大学基础建设的问题;但也有一些则是功利思想在作祟,不是从是否有收获着眼,而是斤斤计较于学分和课时。

其次,有些异议也来自于教师群体,有人觉得改革有些超前,不太符合中国大学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这个论调的背后或许是,有些老师对于增加的付出多少有些抱怨,因为这些增加的工作量没有在现有体制下、在计算工作量时显示出来。

目前,在参与小班研讨的三类人中,助教的抱怨是最少的,因为通过培训,助教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当然,这其中还有助教“同酬不同工”的问题,助教的报酬是一样的,但工作付出却是不同的,带小班研讨的助教会累许多。

改革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教学改革中,每跨出一小步都是艰难的。尽管学生普遍反映有很大的收获,但要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在复旦通识教育的版块中普遍推广开来,道路依旧艰难。因为这一转换背后的实质是某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大学重新重视教书育人的体现,是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精细化的表现,而这与现行的教学状态极为不同!

中国大学经过几轮扩招,在校本科生日趋增多,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大班授课、讲授式的教学方式都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开展,也不利于精细化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识教育注重人的培养,强调能力的训练和人格的养成,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体验,注重教育的过程而非仅仅是教育的结果,这都需要按精英化教育的模式来展开。这就需要改变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实现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但一种更为精英化的通识教育,往往需要较低的师生比、较多的教学资源、更多的优质师资、更好的教学环境、更科学化的课程设置。这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都较难实现,这给大学通识教育的推行带来不小困难。

复旦大学《十二五规划》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兼具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人才,使之在今后二十年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和栋梁之才。为了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复旦将通识教育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去年,复旦在对本科生培养方面已明确提出“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小班化的研讨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它承载了很多,实施起来也是任重道远。

(作者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