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点和创新思维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它在本性上是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及其问题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不断面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迎来了一个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种政治家、战略家的责任担当,在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中国国情、世界形势深入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构想。“四个全面”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突显了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究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可以看出,“四个全面”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我们党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同时“四个全面”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理论品质,它是在批判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87年的十三大上部署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可以说“四个全面”既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第三步顺利实现的保障,而且又大胆地超越了“三步走”战略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归宿点,矛头直接指向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四个全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高潮。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指出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坐标,强调“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前进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三个前所未有”,意味着我们要进一步靠近世界舞台中心、进一步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必须彰显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大的勇气、凝聚更多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由一成不变的事物构成的,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既然是过程,就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种状态的存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一项重大治国战略的形成与出台,也往往基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有机统一。“四个全面”也是如此,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对未来科学研判的积淀,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辩证统一。从“四个全面”形成的过程也可以领略其所内含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的智慧。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从深化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都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历史的传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和务实精神。
“全面”二字体现继往开来,表明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格局。“全面”彰显一种延续性,表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以往方向、路线的一脉相承。“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是尊重历史,沿着历史进步的逻辑前进;立足现实,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实际问题;面向未来,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时代变革的大趋势中把握走势。“四个全面”是在历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经验的基础上,谋篇布局、顶层设计所提出的,并不是一味求新、求特的产物,而是基于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逻辑上推出的。“四个全面”之新是它面临的时代之新、问题之新、挑战之新和将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度融合之新。“四个全面”是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的战略布局,契合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彰显出致力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勇气决心和思维智慧。
“四个全面”不是过去时、固定时,而是运动时、发展时。这就是说,“四个全面”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历史—现实—未来,从“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中点”,在“四个全面”中起着目标导向作用,它本身就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体。总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滋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理想信念,讲求实事求是,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强化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本领,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务实的工作举措,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逐步落实、逐步深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