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不仅将应对气候变化视为应尽的国际义务,更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自2009年向国际社会宣布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以来,我国在节能提高能效、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生态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建立了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和问责制度。通过艰苦努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和碳强度目标已完成。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但为全球做出了显著贡献,自身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得到较大提升。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将努力实践这一发展理念,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中国政府已于今年上半年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提出了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尽早达峰等一系列行动目标。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就推进全球气候治理。
在中美、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宣布拿出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为巴黎大会营造合作共赢氛围。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巴黎大会开幕活动并发表讲话,为谈判进程提供强劲政治推动力,积极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将会对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走向和国际低碳合作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方将把握好重要历史机遇,努力把领导人的政治推动力转化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谈判氛围,与发达国家积极开展对话沟通,与“77国集团”“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在谈判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努力与各方一道求同存异、扩大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全力推动巴黎大会达成一项有益于中华民族、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气候协议。
中美两国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两个关键国家。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签署合作协议具有典型意义,是真正在起领头作用。中美两国同意技术合作、分享经验,不仅将惠及中美两国,也将惠及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欧洲与国际研究部专家雷蒙·帕切科·帕尔多
感谢中国、美国以及许多国家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做出的大量努力。此次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法国前总理 拉法兰
中国注重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并把这些列入基本国策。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表现也领先世界。解决气候问题资金的融资工具非常重要,它将包括在巴黎协议中。资金以及资金的落实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相互信任的条件。发展中国家不会满足于慷慨大方的空头支票。只要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机构携手努力,我们就能绘制低碳经济融资路线图。我欣喜地看到,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实现能源转型。
——法国总统保护地球特使 尼古拉·于洛
中国在推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形成上发挥了领导作用,得到了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国家支持。印中两国一直一起努力推动气候变化议题,两国的承诺代表了亚洲的智慧,也符合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要求。我们应关注“气候正义”,它要求转变生活方式,为每个人创造机会,也为希望发展的欠发达国家创造条件,这需要印中两国的合作。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斯瓦兰·辛格
当我们能为环境恶化找到应对之措时,也意味着我们能共同解决其他问题。中国在环境保护战略上有诸多独到之处,并为环境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南非与中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相同的挑战,我们可以在许多领域一道工作。
——南非环境事务部副部长 芭芭拉·汤姆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