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党的领导”有三方面重要意义
记者:为什么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要如此强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祝灵君:这其中有着三方面重要的内涵。
第一,时间节点的重要性。“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这一步尤其关键,要保证全力实现和完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作出了综合判断,即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样的发展环境,如果我们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颠覆性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会延误甚至中断。所以,要保证如此重要的任务顺利完成,当然要加强党的领导,为其提供有力的保证。
第二,目标任务的系统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中包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五中全会上,我们党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一项中,包括“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可见,全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项总的任务中,本身就包括推进党的建设的任务,党的建设既是改革的目标,也是改革的保障。所以,在“十三五”这个关键时期,一方面要靠党的建设来保证其他改革任务的完成,同时,党的建设也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目标相配合。正是这个协同推进的发展目标,决定了“十三五”时期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第三,现实情况的严峻性。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今天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从严管党治党非常紧迫。要领导十三亿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更好承担起推进伟大事业领导核心的使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
正是这些重要原因,使得“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党的领导”单列一章,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