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投资能够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持续30多年的快速增长,与高投资密不可分。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是,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增加投资仍是必然的选择。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唯一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但无论是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还是采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对新产品进行研究开发,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或是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都与投资密切相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根本就离不开投资的增加,只是投资方向和方式改变了。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仍然需要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不过,要发挥投资的作用,前提必须是高质量的有效投资,而不是单纯追求规模和速度的传统投资。以往盲目与过度的投资扩张虽然也可起到推动短期增长的作用,但是,由于无效投资过多,也会造成产能过剩、负债过度、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造成经济的波动,最终损害经济的稳定增长。投资增长并不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增加有效投资反而可以产生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就业的增长,创造更多的国内需求,为稳增长提供更为持久的动力。
增加有效投资要把握现阶段经济特征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呈现出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发展特征,增加有效投资必须认真把握这些特征,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实现投资增长的有效性。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另外,我国城乡间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欠账较多,投资需要适应这种变化,着力解决瓶颈制约。
新常态下,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劳动力的素质和健康水平决定了未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增长动力的形成。教育、文化、体育、健康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也是重要的需求增长点,要加大这些行业的有效供给。
新常态下,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是显著特征,增加有效投资是从增量上提质增效升级的最重要的方面与内容。不仅私人投资要提高效益,政府投资同样需要提高效益,产业发展质量要提高,要迈向中高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也要提高,也要迈向中高端。
新常态下,必须把发展重点放在创新上,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要发挥科技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效。
新常态下,我国许多地区面临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绿色发展成为新常态的核心内容和有效途径。要在外部性较强的资源、环境领域增加投入力度,形成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投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