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校园足球何须“满城尽跳足球操”

发展校园足球何须“满城尽跳足球操”

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2015年作为中国足球的“改革元年”,出台的相关措施可谓“大手笔”,特别是年初颁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被列为重要目标之一,“足球育人”被提上议事日程。

然而据记者观察和媒体报道,上述改革措施在基层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走样,这与地方行政部门的不合理干预有关。有的部门在体育教学中“足球独大”,甚至压缩其他项目;有的在全校、全区甚至全市普及足球操,让上百名中小学生手拿足球,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地方领导则在主席台上看得津津有味。

平心而论,足球操的编排不能说没有创意,作为学校早操、课间操未尝不可。但凡是踢过球的人都明白,以意识、技术和速度为特点的足球,通过广播体操的方式进行传播,其效果恐怕微乎其微。看到“满城尽跳足球操”的“盛况”,笔者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老电影《京都球侠》《少林足球》中的一些喜剧桥段。

青少年足球土壤的改良,需要加快“去行政化”的脚步。不可否认,相比职业足球,青少年足球发展投入大、起点低、见效慢,特别是市场化程度很低。同时,青少年足球发展所需的场地、课程、活动等,需要地方行政部门的规划、指导甚至审批,这往往涉及体育、教育、城市规划等多个部门。如果部门间各自为战,缺乏统筹协调,工作开展想不乱都难。

因此,改良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土壤,当务之急是厘清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主体责任,该管的就一管到底,不该管的就大胆放手。

此外,基层行政部门与其追求多建足球场、多开足球课等“政绩工程”,不如俯下身来做些基础性的工作,比如将学校操场节假日开放落到实处,为在校学生购买覆盖面更广的运动保险,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鼓励开展五人制足球,等等。毕竟热爱运动是青少年的天性,只须创造基本条件,热爱足球的孩子自会“用脚说话”,踢出属于青春的激情。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