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的重要论述回顾 (2)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的重要论述回顾 (2)

二、昨日盟友,今仍亲密无间

【背景】

5月7日,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俄罗斯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

【文章摘录】

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凝成了战斗友谊。在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刻,中华民族许多热血儿女毅然投身到抗击法西斯德军的英勇行列中。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中国飞行员唐铎作为苏军空中射击团副团长,鹰击长空,在同法西斯军队的空战中屡建战功。在莫斯科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后代,年龄幼小,自告奋勇挖战壕、制造“莫洛托夫”燃烧瓶、生产军服、食品、伐木、挖土豆、在医院照料伤病员,许多人还每月都为前线战士献出430毫升鲜血。中国女记者胡济邦以柔弱之躯全程经历卫国战争,冒着炮火报道了苏联人民的坚贞不屈、法西斯军队的残暴、俄罗斯军民胜利的喜悦,鼓舞了中俄两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在为俄罗斯卫国战争作出贡献的中国人中,还有许许多多无名英雄。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中俄两国人民将以坚定的决心和努力,同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坚决反对否认、歪曲、篡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

【背景】

5月8日,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曾在中国东北抗日战场上和卫国战争中浴血奋战的18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

【讲话】

中俄两国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场很多俄罗斯老战士参加过解放长春、沈阳、牡丹江、大连等地的战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俄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了深厚友谊,奠定了中俄关系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坚实基础。中俄两国要不断巩固传统友谊,继续携手走向复兴。

【背景】

5月8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讲话】

中国和俄罗斯分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和欧洲主战场,都为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两国人民也在并肩战斗中结下了深厚友谊。中俄两国今年分别举办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要同各国人民一道,珍爱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共创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

【背景】

5月9日,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

【讲话】

今天在红场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再次展现了俄罗斯人民在国家发展事业中取得的新成就,也向世界宣示了俄罗斯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心。中俄两国今年分别举办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目的是总结历史,缅怀先烈,维护和平,警示未来。

【学习笔记批注】

中俄两国的友谊,是在二战的战火中结成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决不单单是为了灭亡中国,更重要的是想把中国当作北侵苏联、南下太平洋,并进一步对外扩张、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的“基地”和“跳板”。中国战场共消灭日军150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对世界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战略支持作用。

而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9月至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共向中国提供飞机924架,坦克82辆、步枪5万支、子弹约1.8亿发、炮弹200万发以及其他军用物资。苏联对华贷款达2.5亿美元,来华苏联志愿人员约2000名,其中约200名牺牲于中国战场。而在日本侵占东南亚后,经东南亚的其他运输线路均被切断后,苏联援华的西北运输线路成为抗战时期的唯一中外交通线,显得弥足珍贵。此外,抗战前期苏联还向中国派遣了大批空军援华志愿队,包括飞行教官、飞行员、机械师、射击员,及其他相关空勤人员,为中国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火中的友谊弥足珍贵,而经过65年的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世界大变革大调整的浪潮中历久弥坚,更是成为稳定、健康、成熟的国家关系典范。中俄务实合作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逆流而上,不断结出新的丰硕成果,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国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已成为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