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要点:

■ 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之中。这是在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提升生态安全重要性认识,破解生态安全威胁,意义重大。

■ 生态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一样,都是事关大局、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领域。生态安全是其他安全的载体和基础,同时又受到其他安全的影响和制约。

■ 为确保国家生态安全战略顺利实施,必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整合相关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国家层面要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与问责机制,确保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实施的效果。

■ 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离不开技术支撑。要充分利用技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综合数据库,通过对生态安全现状及动态的分析评估,预测未来国家生态安全情势及时空分布信息。

■ 国家生态安全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在国家层面注重顶层设计。要针对关键问题,整合现有各类重大工程,构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协调联动机制,发挥人力、物力、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率,实现生态安全效益的最大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日益严峻,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之中。这是在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提升生态安全重要性认识,破解生态安全威胁,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有度有序利用自然,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由此可见,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

一、什么是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一词是20世纪后半期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通常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功能是否健全;二是指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我国在2000年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

生态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一样,都是事关大局、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领域。生态安全是其他安全的载体和基础,同时又受到其他安全的影响和制约。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它的生态就是安全的;反之,“覆巢无完卵”,生态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破坏,生态不再安全,必然影响社会稳定,危及国家安全。

生态安全具有多重特征。首先是整体性。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能引发全局生态问题,甚至会导致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其次是综合性。影响生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生态安全的维护显得尤为复杂。再次是区域性。地域不同、对象不同,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也会不同。第四是动态性。生态安全会随着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最后是战略性。生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