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什么要把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尽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逐年加大,但总体而言,资源环境与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逆转,生态问题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体现了党中央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促进资源与能源的高效利用,加大我国生态关键地区的保护力度,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状况,缓解经济社会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和不利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深化国家生态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政府采取按生态和资源要素分工的部门管理模式,生态安全管理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在国家层面缺乏统一决策、统一监督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造成国家公共利益和部门行业利益的冲突,不利于国家对生态安全的宏观调控。生态安全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管理框架,有利于整合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管理、生态保护等众多领域,协调各主管部门职责与利益,建立起分工明确、协调统一的国家生态治理体系,促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实现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安全需求,维护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的各种极端事件表明,生态灾难足以影响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有利于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自然生态环境对实现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有利于进一步突出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地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