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省卫计委会同省综治办、省农民工办、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草拟的《贵州省全面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引起了众多网络传媒、新闻报刊的关注和热议。
《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区域、服务项目、服务人群“三项”全覆盖。《意见》中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涉及11类项目,其中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健康档案等6类为优先落实项目。
这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健康中国”升级成为国家战略后,我们贵州在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备战“十三五”卫生计生工作的坚强信心和决心,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的准确贯彻。
《意见》的公布,为我们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工作者列出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清单”。
众所周知,流动人口因其宣传难、服务难、管理难的“三难”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的“瓶颈”。只要落实好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卫生计生工作的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新常态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意见》和我县印发的《遵义县贯彻落实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市内“一盘棋”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为我们明确了总体目标、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我们要做就是读懂文件、吃透精神、钻研业务、提高效能,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我们应该怎么做?归根结底,就是寓管理与服务,用服务促进管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法宝”。
实践证明,我们一切工作都离不开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素有“天下第一难事”的计划生育,更是如此。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卫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工作网络横到边、纵到底,群众就是我们服务和管理的“客户端”。只有保持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掉线”,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才能高效运转。
怎样才能让服务管理落到实处?用亲情服务来连接,群众“客户端”就不会掉线。我们要以群众意愿需求为导向,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常亮便民助民的“绿灯”,敞开惠民利民的“大门”,精准分析原因、精准思考办法、精准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赢得父老乡亲最好的“口碑”和“点赞”。
当前,全县正在深入开展十八大精神主题宣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深入践行党员干部“五带头”、发扬“五种精神”(马上、钉钉子、认真负责、激情创业和敢于担当)。
服务“不掉线”,连接“客户端”。我们要积极调整工作思路、着力转变作风态度,积极调整卫生计生各项惠民政策和便民措施,开展生育关怀、组织健康教育、推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更进一步促进群众生产、生活改善和婚育观念转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