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专家和媒体怎么看中国经济(2)

海外专家和媒体怎么看中国经济(2)

就新旧经济部门的切换问题,罗奇指出,强调以服务和消费为主导的再平衡并不意味着中国忽视传统的增长源。

他注意到,中国政府“强调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与中国领导层一直强调的创新战略相一致,他们认为创新战略是避免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麦肯锡咨询公司也认为,中国制造业远非走向末路,而是正从劳动生产率、自动化和地区供应链网络上的投资中获益,而欠发达的服务业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在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分析师高路易看来,中国经济增长空间依然巨大。他说,按市场汇率计算,2013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3%,所以它有充分的增长空间。他特别强调了中国政府引入市场化改革、激活私营部门的重要意义。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家罗震认为,当前在中国政府“强力改革”促进下,中国已出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稳固迹象,整体就业和居民收入状况令人满意。“我认为,中国领导人对需要做些什么十分清醒。改革并不容易,但就今年所看到的而言,令人乐观的成分更多,”他说。

除了创新驱动下的消费和制造业升级,中国加大能源改革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在国际观察家看来,也将成为未来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小觑的力量。

西弗吉尼亚大学中美能源中心副主任孙庆云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布局绿色产业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改变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他认为,中国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市场潜力巨大。不论是企业还是普通家庭,都有降低能耗的潜力,通过对一些高能耗的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能源效率,将创造新的投资机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看好绿色产业的还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弗格斯·格林。他认为,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已经形成了具有强劲增长力和创新力的行业。他同时坚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绿色经济,在治理污染和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将毋庸置疑为中国未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格林援引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数据表示,到2020年,排放控制和高效燃煤电厂及供应商将创造逾100万个岗位,可再生能源可创造逾400万个岗位。此外,煤控政策将促使就业大幅增长。

改革知易行难,但正如海外观察家们所言,中国经济从结构改善到孕育增长动力,正呈现出新的格局,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