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要论断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新时期新阶段必须坚持的重要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创新引领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迫切需要
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等类型。要素驱动是指主要依靠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获取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增长,它一般适应于科技创新匮乏的现代化建设初期。由于受自然资源有限性等条件制约,单纯依靠这种发展动力实现经济增长,常常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投资驱动依靠的是持续的高投资和高资本积累,获取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表明,高投资和高资本积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在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之后,这种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就难以为继。创新驱动是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技术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从而实现集约的增长方式,最合理有效地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最持久动力源。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有蓬勃活力。
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个优良传统和优秀品格。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更是体现了这种大无畏的创新精神。之后,我们党实现了一系列的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大胆创新,才能指明革命和建设的方向,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热情,才能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穷力量,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壮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质的飞跃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只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我们才能够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只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我们才能够有效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才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真正成为经济强国、创新大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不断强化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