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民群众是全面创新的主体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不时有新突破,重大创新也不时出现。同时,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如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等应运而生。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只有激发全体人民创造历史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发展活力,才能跟上世界创新发展大势,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
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引领发展的要求,需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形成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和风尚,引领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讲过: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这说明,全面创新不能仅仅依靠个别天才的努力,而是需要充分发挥亿万民众的劳动热情,掀起崇尚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浪潮。要树立起创新发展是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事业的理念,健全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自信,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时代气息。要用实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持,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实现奋斗理想的机会和空间。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加速形成人人创新的社会氛围。
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引领发展的要求,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导向,即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这是检验创新引领发展是否有效和成功的标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实现全面创新引领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创新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作者系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