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基本理念
(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提升并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充分发挥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功能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功能,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群众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更加健全。全面依法治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显著进展,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文明素质普遍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水平显著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文化强市建设深入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明显提升。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保持总体稳定,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建成生态文明城市。
——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新成效。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优化社会治理格局,充分释放社会组织活力,构建起高效便捷的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畅通有序的社会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工作体系、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加快发展,保持比较充分的城镇就业,建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到2017年,按我国现行标准,基本完成农村脱贫攻坚任务。
(二)“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创新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一切工作,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协调发展。坚持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兼顾不同功能区域、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开放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格局,完善对外开放布局,健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共享发展。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各方面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城乡区域共同繁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