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提升民法文化(2)

培育和提升民法文化(2)

培育和提升民法文化的必要性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认为,私法才是培养法律信仰和法律文化的根基。民法是私法,民法是规定私权的宪章,是权利的圣经。民法所保障的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是人权保障的基本内容。民法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基础,在追求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培育和提升民法文化的意义尤为重大。

培育和提升民法文化是制定中国特色民法典的需要。民法典的制定与民法文化的培育和提升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先进的民法文化为民法典的诞生创造了文化土壤,而民法典的制定完善又为民法文化的培育奠定了制度基础。良好的民法文化,有利于民法典的制定和尽早颁布,民法典的出台也会促使社会成员在学习法律条文、运用法律规范的过程中升华民法文化。

培育和提升民法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而民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培育和提升民法文化,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发展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培育和提升民法文化。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先进的民法文法,该基本国策就没有稳定的基础,更谈不到法治国家的建设,人们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培育和提升民法文化,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保护私权是人类的共同理想,而民法的首要理念便是保护私权。民法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私权文化、权益文化,民法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民法文化;把我们的社会建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离不开民法文化;把我国人民培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离不开民法文化。中华优秀的民法文化可以更融洽地与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相承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