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村官腐败?(2)

如何治理村官腐败?(2)

加大土地利用、财务等重点事项的“监督”。回顾近年来查处的村官腐败,绝大部分都涉及土地征收、占地拆迁、承包流转、惠农资金使用以及村里重大工程等事项,村官腐败也主要发生在这些领域。对此,必须切实担负起对重大项目和资金使用的监督责任,延伸监督触角,不留监督“死角”。目前,审计监督和纪检监督,主要是进行事后监督,缺乏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贪污、受贿等问题主要发生在这些环节,负有管理的职责部门应当强化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尤其在重点项目实施中加强跟踪,发现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对于发现问题的,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查处。通过严密的监督网络,不断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奉公、依纪依法办事。

整合举报信访“信息”。在治理村官腐败中,纪委和信访等部门要充分担负起监督作用,确保监督落实到位,不停留在纸面和文字上。纪检干部要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理念,结合镇村联系紧密的特点,善于整合镇村的信息资源。通过镇里党员干部了解村干部违纪的有关情况,同时,加强与基层群众沟通交流,依法借助人民群众进行反腐,了解“两委”干部的违纪线索。经常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经管站和信访办等部门沟通,善于从村财务、村务公开和惠农资金使用中发现问题。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上流行的吃吃喝喝、拉帮结派等行为,及时提醒教育、诫勉谈话,防止小错酿成大错。适时关注网络舆情,收集网络上涉及本地区村官的违法违纪信息,及时查处,在紧抓办案同时,抓好党风廉政预警工作。

对村官腐败要严肃“惩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在“村官”反腐中,乡镇党委要加大力度落实主体责任,对村官违法违纪绝不包容迁就,更不能以本地区有腐败案件“丢面子”而加以姑息迁就。当前,有些领导干部甚至认为,如果对村官管理监督过严,可能会影响村干部干工作的积极性,以为了推动工作为借口放纵村官的某些不合法行为等。对于违法违纪的“村官”,必须加大处罚力度,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坚持用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坚决杜绝和避免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当“好好先生”。通过严肃惩处,发挥正风肃纪的威慑力,使广大村官对权力心存敬畏,为乡村治理营造清风气正的好环境。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