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与模拟题撞脸谁在抢“头条”?
辽宁一事业单位招聘考卷中,共140道考题,就有110道与一家培训机构模拟题完全相同。如此诡异之事,恐怕用“纯属巧合”解释难以服众。什么原因所致?
猜测一:懒政所致。事业单位招考的制度设计,不如公务员招考严谨、严肃和规范,招考的命题、笔试和面试等环节,均由县、区直接组织。考试题与培训机构的模拟题出现大面积雷同,很可能是出题准备不充分,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抄袭了培训机构的模拟题,或者糅合了培训机构的模拟题。
猜测二:“红顶”培训所致。从近年来各地事业单位招考的情况看,频频发生泄题、“萝卜招聘”等违规行为,一些有“背景”的培训机构与招聘单位挂钩,为了提高培训机构的“知名度”,培训机构运用“手腕”弄出考试题让学员“临时抱佛脚”练习。
猜测三:辽宁某事业单位此次招考题纯粹由培训机构“代出”所致。
事业单位招考现雷同卷,乐了“钱多多”学员,却苦了“寒门学子”。模拟卷与招考卷能够如此大面积雷同,其培训机构的“权威性”自然高高在上,想必其培训费也昂贵得让人咋舌!今年宁波地区的公务员面试培训费用在3800元至25800元之间,有些课程每小时的费用高达1500元,堪称市面上最昂贵的培训。而这家培训机构的模拟题能够如此“仿真”招考题,其培训费一定不会“掉价”。
考试题与模拟题大面积雷同原因何在?尽管相关报道没有说明,但是考试舞弊已经入刑。因此是谁抢了“试题雷同”的头条,需要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清楚,而不是“重考”,也不是简单地梳理考试程序、环节是否规范,进行“内部处理”。
正考风、肃考纪、严惩徇私舞弊者,无论是国考还是事业单位招考,都必须做到这一点。所有考生都站在“同一条考试起跑线上”,不仅是维护“两大考试”的公序,而且是人心所向,更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推手。
考题与模拟题撞脸谁在抢“头条”?期待公安机关的下回分解!
公考试题雷同缘于监管“作弊”
对于一份试卷,参与命题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细致的考察,不仅要考察命题人员的知识水平,更要考察命题人员的品德修养,有没有违规前科,有没有保密意识,只有学识水平达到命题要求,个人品德和作风符合命题人员条件,这样的人员才能胜任,才有资格命题组卷,否则只有高超的理论文化知识,没有良好的品质,没有严格的保密意识,这样的人员参与命题,势必会“兴风作浪”,导致出现考试“事故”,不是考题雷同,就是考题泄露,严重伤害着考试公平。因此,相关部门在邀请命题人员时,不能应该注重命题人员的学识水平,也应注重素质和品行的考察,对参与命题人员进行严格监管,签订保密协议,确保考试安全。这不仅是对考试公平的负责,也是对考生利益的负责。
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关系到考生的未来,关系到国家事业单位人员选拔的公平,更关系到事业单位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一场考试,可谓影响巨大,对于这样的考试,不仅应该确保命题人员的素质品行,更应该确保审卷人员的职业素养,保证审卷的严格公正,唯有如此,考试才有公平可言。
辽宁省这家事业单位招聘试题雷同,造成1700名考生重考,不是一次意外和偶然,不仅暴露出相关部门对试卷审核存在的漏洞,也暴露出在命题人员考察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正是造成试卷雷同的必然因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