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主席学国学:习近平2015年讲给世界的15个典故(4)

跟主席学国学:习近平2015年讲给世界的15个典故(4)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讲话原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场合】2015年8月23日,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

【出处】司马迁《报任安书》

【释义】司马迁在致任少卿的信中自叙撰写《史记》的心志,有“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话。即用它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至今的变化,形成一家的学说。这一说法影响深远,不少人以此作为人生格言,或以标示学术追求鹄的。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讲话原文】习近平强调,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两国之间的分歧,正所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这两个“大块头”不合作,世界会怎样?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场合】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

【出处】《唐宋八大家文集·欧阳修》

【释义】原意是指做学问要从大的根本处着眼,学好了根本的大道理,才可兼及旁枝末节。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国家之间的交往也要把握大局,不能只盯着两国之间的分歧。

【场合】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

【释义】比喻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