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0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5年前三季度,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文化经济政策持续完善,文化企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文化新业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比2024年同期增长7.9%,增速快于上半年0.5个百分点。

9月17日,嘉宾在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选购。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产业是强国富民的关键领域,对促进国民经济、地区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文化服务业拉动作用明显,文化新业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文化企业利润总额稳步增长,这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文化产业对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日益彰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以及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构成多元文化矩阵,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同时,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攀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孕育出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力。盘活优势资源,深化文旅商融合发展,推动“非遗+旅游”“商贸+旅游”“赛事+旅游”持续升温,文化消费潜力加快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成效。前三季度,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0626亿元,比2025年同期增长11.9%,增速快于上半年1.2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比重为55.3%,比2025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不断拉动经济增长。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坚持科技赋能,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多媒体游戏动漫、沉浸式文旅项目、数字化阅读产品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增长的核心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8860亿元,比2024年同期增长14.1%,快于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2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对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7%。文化新业态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水”。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具有链条长、覆盖范围广的突出优势,可以有效推动文化根脉赓续传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从国内超九成游戏在产品设计中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带动年轻人争相追赶国风文化;到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29万家,推动提升传统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依托文化产业走进千家万户,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文化事业的巨大需求,也催生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带动文化企业利润总额稳步增长。产业反哺事业,事业促进产业,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呈现出互促共进、共同繁荣的良好态势。
产业繁荣是文化领域创新创造活力的生动体现,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坚持乘势而上、向“新”发展,加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必将更好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作者:李娅 单位:湖北省鄂州市委宣传部
责编:吴成玲
校对:张慕琪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