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以来,各级党政机关大力整治了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作风建设成果显著。然少数干部仍不以为是,大错不犯却小错不断,妄称“洗碗者会打破碗,打烂者受罚”,打起了“不为”、“懒政”小算盘,殊不知“勤政”方能为民、才能立事。“懒政”乍看之下没啥大错,还可趋利避害、偷得清闲,实则大错,危害极大,既辜负了党组织的培养与信任,更是对政治权利的亵渎、对群众的极不负责任,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勤于始,将悔于终”,“勤”是实现天下苍生俱饱暖、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更是广大党员干部恪守的信仰。广大党员干部,当“勤”以明志、“勤”以修身、“勤”以立事,学好“勤”这门必修课。
“勤”以明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犹如天空之于小鸟、沧海之于鱼,是指引我们为之坚持、为之奋斗的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记牢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这项宏伟目标,立足“勤”字,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用我们的忠诚、担当、作为,去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当前,我国改革工作步入深水期,多项工作到了攻营拔寨阶决胜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树实全面小康之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好各项方针政策,勤思巧干当好当代新愚公。用我们非凡的意志、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家国天下之情怀,将责任抗肩上,将任务抓手上,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勤”以修身。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修身,是齐家、治国的前提条件,是干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勤”以修身,广大党员干部要“身正令行”,首修廉洁自律之身,带头学好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新《准则》、《条例》作为座右铭,不踩红线、不越底线,努力当好廉洁自律带头人,争做新常态下的“五好”干部。再修为民服务之身,通过学习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式优秀党员干部,发扬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搞好党务政务服务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三修理论之身,党员干部要勤学、勤思、勤为,通过阅读党刊党报、看新闻联播,知政策、晓政策,勤修基础业务能力,做到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当好政策的践行者与传播员。
“勤”以立事。荀子《劝学》提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终有大成,匡衡凿壁偷光拜一代名相,司马光圆木警枕修《资治通鉴》。“勤”是立事之基,“勤”是成事之法,勤”不应只属于成功人士的专属,“勤”应是广大党员干部应有的操守与修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杨善洲,从地委领导到大亮山林场,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兑现了“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勤”字,通过勤思、勤作、勤为,实现自我的不断突破,思想取直与工作务实相结合,创新工作方法与机制,更好的完成组织交办任务、解决好群众最急切最关心的问题,实现家国兴旺的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勤”为师、以“勤”立事,用“勤”的态度、“勤”的品质、“勤”的情怀,积好“跬步”与“小流”,担好“担子”、钉好“钉子”、扣好“扣子”,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