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发表新年贺词时向世界昭示:我国将在2016年“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好局、起好步。”这4个“着力”可以说是2016年和今后相当长时间的工作任务。其中第四个“着力”,即“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尤其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没有这个“着力”,其他3个“着力”也将会是空中楼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同时将绿水青山提升到政治领域和高度来强调,不仅是对政治生态的形象表述,更表明了政治生态的严峻和治理的决心。此举也必将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
“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剔除“病树”式的反腐全球瞩目,老虎苍蝇纷纷被擒,国人无不拍手称快。但如何建立“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机制,避免前腐后继的尴尬,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只有营造出政治上的“绿水青山”,这一机制才能建立起来。从近两年查处的腐败案例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者有之;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等的违反组织纪律行为者有之;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谋取利益、大搞利益输送、大做“红顶商人”的违反廉洁纪律行为者有之;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吃拿卡要、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违反群众纪律行为者有之;不正确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乱作为、徇私舞弊的违反工作纪律行为者有之;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违反生活纪律行为者有之。这些附着在党内的“蛊”,惑乱民心,败坏社会风气,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污染党的执政环境、破坏党内政治生态、动摇党的执政根基。面对这样的形势和挑战,全党同志须对照和反省自己,以更加严格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凝心聚力,在为民服务、济民助民中不断涵养自己的德行,让“德”在全社会得以普遍彰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党的制度建设源于工作实践,它将对全面从严治党、重构政治生态以深刻影响。新修订新施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经过认真“把脉”后,为重构政治生态、治理政治污染开出的两道“药方”。《准则》遵循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治本,是针对尚“未发病”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要用好的“方子”,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高尚道德追求;《条例》围绕党纪戒尺,重立规,为治标,是针对“已发病”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要用足的“方子”,也是党组织、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如何才能有效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用好用足两道“药方”是关键。新《准则》和《条例》的制定和施行,必将为我们履行管党治党、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提供重要制度遵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