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俄罗斯:经济疲软、外交强硬(3)

2015年俄罗斯:经济疲软、外交强硬(3)

俄罗斯的未来难题不少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没有因为俄罗斯积极参与中东反恐而削弱,俄乌两国矛盾还在加深,因克里米亚断电、乌克兰拒不偿还30亿美元债券等事件,俄乌两国关系再度紧张。可以肯定的是,2016年普京所面临的任务并不轻松,其竞选时期向民众许下的诺言难以兑现。今年年底将按新方式举行国家杜马选举,即恢复比例选举制,一半议员通过单席位选区选出,另一半按得票率进行分配,政党进入议会的门槛从7%降至5%,舆论普遍认为,“统一俄罗斯党”的得票率将决定未来普京是否参加2018年的总统大选,“统一俄罗斯党”能否维持目前一党独大的地位,存在变数。

从经济上看,普京对俄罗斯经济的未来比较乐观,认为2016年会实现增长,但许多人并不认同。俄罗斯政府将继续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调整经济结构,未来俄罗斯仍将继续执行进口替代战略,吸引外资,改革政府管理机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俄罗斯经济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国际油价,有专家估计,油价若跌至每桶30美元,俄罗斯财政体系将难以维持稳定。

能否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对俄罗斯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俄罗斯新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把美国和北约作为主要安全威胁,但普京还是希望与西方缓和关系。在2015年12月3日的国情咨文和12月11日国防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普京都没有谴责西方,只把矛头对准土耳其。普京呼吁与西方大国结成广泛反恐联盟,以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梅德韦杰夫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上谈到反恐问题时也表示,俄罗斯支持阿富汗政府打击恐怖主义和毒品交易的努力,必须摒弃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形成统一的反恐阵线。2015年1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俄,同意把重点放在打击恐怖主义,而不是叙利亚政权的更迭上。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短期内难有实质改善,美国和欧盟把对俄罗斯的制裁再次延长到了2016年年中,乌克兰危机短期内难以解决。2015年12月,俄罗斯向14个国家发出邀请,共同解读被土耳其击落的苏-24轰炸机的黑匣子,但只有中英接受邀请。

为了增强外交的回旋余地,普京在外交上仍会把发展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关系和与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关系放在重要地位。中俄关系在很多俄罗斯人眼里是“形式上是伙伴,内容上是盟友”。在两国领导人的大力推动下,中俄关系确实有了很大进展,吉林租借的扎鲁比诺港经过多年论证终于变成了现实,同江大桥开始建设,中俄油气合作和军技合作都有了长足进展。2015年5月中俄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的联合声明,许多项目在落实之中。2015年俄罗斯开始建设“超前社会经济发展区”,加大对远东开发的力度,在税收减免、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最优惠的条件,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开放港口”。俄版“特区”,为外资企业提供方便,希望更多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投资。中俄还将就美、欧盟等推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的影响及应对之策进行沟通。

目前俄罗斯社会反西方情绪强烈,认同政府的“向东看”政策,与西方强国关系不睦必将制约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普京当政,俄罗斯的强势外交还将继续下去,俄罗斯也会努力寻求克服经济危机之路。如果俄罗斯能借此改善经济结构,摆脱对油气资源的依赖,危机也会转变成生机,但此路仍然漫长而艰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