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升级的中欧关系已现雏形(2)

全面升级的中欧关系已现雏形(2)

主流话语悄然发生改变

2013年,习主席访问欧盟时将中欧关系概括为“和平、增长、改革和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旨在重新梳理并定位中欧关系。这一重新规范不仅全面定位了中欧关系,使有关中欧关系的传统话语和思维定式为之一变,改变了观念与事实脱节的现象,扭转了消极固化的思维方式,激发了积极寻求共同性和建设性的思考和探索,使有关中欧关系的舆论悄然发生变化。

2015年,随着习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四大伙伴关系”,也随着中欧各界从增长、改革、和平和文明等角度找寻中欧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博弈和对冲的理念逐渐开始让位于包容和共赢。在务实合作中竖起“合作、创新、实践”的旗帜,提出“绿色实践”的口号,在学术交流中探讨“经济发展、法治建设与社会变迁”等实际问题,在互联网会议上聚焦“交流、合作、互信”的数字经济合作方式。来自中国的“渝新欧”、“郑欧”、“汉欧”的列车争前恐后地将商品运往欧洲。越来越多的航班、海轮和网络架起中欧之间新的桥梁,一股热情的、渴望和平、寻求发展、合作、理解、创新、联通的暖流指向欧洲,蔚成风气,并得到来自欧盟各个方面的积极回应。助力合作双方的发展,探讨彼此关注的改革,维护命运攸关的安全,磋商平等互鉴的文明,培育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渐成时尚。

合作机制出现创新建构

在合作共赢的主流中,在各行各业促进合作发展的态势下,中欧之间的合作机制出现新的建构。

2015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中欧工商峰会上表达了中国参与“容克计划”的能力和意愿,表示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参与欧洲交通网络建设、中欧陆海快线、新亚洲大陆桥等基建项目,同时欢迎欧洲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分享互联互通平台。仅仅三个月后,一个中欧联合工作小组即宣告成立,来自中国和欧盟的专家开始共商联合工作的方式和合作开发的具体项目,共同建立“互联互通的合作平台”。欧盟还设立了透明的投资项目数据平台(EIPP),汇总欧盟当前和未来的投资项目,提供所有项目的相关信息,向欧洲和中国及其他投资者开放。面向全球,中欧通过务实合作,发展共同利益,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多边层面上,亚投行的建立为中国和欧盟乃至所有的创始成员国带来了又一个共建共享的机遇。亚投行的规则建设融入了多国利益和方案,汇集了各国的智慧和力量,这使亚投行的治理成为一个超国家的多边治理机制,一种体现人类共同利益和命运的机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