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用新思维看待结构转换期

核心提示:管理大国经济体要求管理者更加具有智慧,看问题必须要有经济战略纵深的考量。首要任务是经营好国内市场,而不是将希望都寄托在国际市场上,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由外需转向内需、由投资转向消费的战略转型。大国经济的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有别于小国经济,必须靠市场配置资源。建立适合中国特点的国家治理体系,速度效益,不可偏颇,内部外部,需统筹考虑。

●在结构转换期,观察经济形势既要看GDP增速变化,还要看增长的推动力量以及增长结构,进而判断这种增长趋势是否可持续。这种深入的结构性观察,比简单的观察GDP历史数据规律得到的认识更真实。

●要充分把握“大国经济”下经济运行和数据的新特点,统一认识,提升宏观调控能力,避免认识上的混乱带来的行为上的偏差。

●对宏观经济的常态调控还应该借鉴预期管理方法,如果经常采取让市场措手不及的神秘管理方法,会放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也无法取得预想的效果。

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越来越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中国经济地位的变化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过去十几年(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发生了巨大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前,中国在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影响较为有限。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地位快速凸显出来,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并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地位中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速也成为影响全球的大事。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经济增速从10%以上跌到6%,国际市场并没有太大反应,但现在中国经济增速每下降0.1个百分点都会引起全球市场的紧张、每恢复0.1个百分点也会在市场迅速引起反应。最近几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特别关注,以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都要考虑中国因素,这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细微但深刻的变化

2001-2015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随着每个时期经济运行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人们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和看法也应随之变化。

经济处在上行期时,人们对形势的判断往往不存在方向性分歧、只是对上行程度认识不同,很少有人关心经济是否会回落,大家关注的是上行期能持续多久、是否存在泡沫。同样,如果经济处于下行期,例如经济危机期间,很少有人会质疑下行的方向是否正确,人们关注的是下行的破坏力有多大、经济衰退到底要持续多久。当前中国经济可能处在一个新的时期,从2012到2015年,连续16个季度经济都在7%-8%的区间内窄幅波动运行,既不是上行期,也不能说是下行期。在这个新时期,我们的传统思维和观察方法还没有变。如果能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变化,改变观察与思维的角度,很多认识就能达成一致。

在结构转换期,观察经济形势既要看GDP增速变化,还要看增长的推动力量以及增长结构,进而判断这种增长趋势是否可持续。这种深入的结构性观察,比简单的观察GDP历史数据规律得到的认识更真实。

观察中国经济结构数据,可以发现各行业指标有“好”有“坏”。这种行业好坏并存的现状,表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机构正在发生细微但深刻的变化。在结构转换期一般有三种类型的行业特征比较明显:一些行业发展速度较快,超过了正常经济增长速度;一些行业正在萎缩,增速低于一般经济增速,有些甚至出现负增长;还有一些行业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

从“坏”的指标来看,目前比较悲观、指标持续恶化的,大部分是高耗能、产能过剩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值增速和利润增速放缓,对整体工业增速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这些行业增速减缓恰恰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推进;如果这些高能耗行业继续高速增长,表明经济结构仍未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仍未转换。

从“好”的指标来看,最近几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一直快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增速始终高于工业增加值速度,2015年上半年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9%,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长13.5%;出口方面,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表明我国制造业正在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

中国经济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结构转换上,从量级上来看,我国已经由小型经济体变为大型经济体。针对“大国经济”的观察要区别于小国经济,必须用大国思维来管理调控经济。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随着经济体体量的增加,中国经济在增长规律、调控方式等方面都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一些传统上行之有效的认识、策略突然变得无效,一些习以为常的数据规律也在产生变化,人们在面对不同于以往的经济数字、经济形势时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对政策制定和市场行为都产生了影响。因此,要充分把握“大国经济”下经济运行和数据的新特点,统一认识,提升宏观调控能力,避免认识上的混乱带来的行为上的偏差。

管理大国经济体要求管理者更加具有智慧,看问题必须要有经济战略纵深的考量。首要任务是经营好国内市场,而不是将希望都寄托在国际市场上,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由外需转向内需、由投资转向消费的战略转型。大国经济的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有别于小国经济,必须靠市场配置资源。建立适合中国特点的国家治理体系,速度效益,不可偏颇,内部外部,需统筹考虑。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