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干部的勤政之风

浅论干部的勤政之风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好干部提出的20字要求。这20个字属于考核干部常用的德、能、勤、绩、廉的范畴。“三严三实”要求中,不管是修身、用权、律己,还是谋事、创业、做人,都隐含着对“勤政”的基本要求。勤政是干部必须具备的品德和作风。

一、勤政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

勤政自古就被视为为官从政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古人云:“勤者,政之所要。”“为政在勤,政不勤则百事怠”。《论语》记载:“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勤勉为公、不厌倦懈怠的要求。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劝诫委员四条》中说:“勤之道有五:一曰身勤,二曰眼勤,三曰手勤,四曰口勤,五曰心勤。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为官的标准和要求也在发生变化,但勤政始终是好官的重要标准之一。毛泽东同志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指出:“我们应该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生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实干的重要性,“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将勤政务实作为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要求党的干部“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细数古代的明君贤臣,大多都是勤政方面的典范。辅佐成王的功臣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正是对他勤政精神的生动描述,在他衷心耿耿、没有一丝杂念的辅佐下,才成就了后来的“成康之治”。清朝雍正皇帝在位12年8个月,共处置各种题本19万余件,朱批4万多件奏折,他所做出的改革举措比起康熙在位61年所做的改革还要多。正是在他的勤政下,将康熙晚年仅剩700万两的空虚国库骤增到5000万两。古代的明君贤臣尚且如此,作为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利益的共产党的干部,更是如此。像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将周总理的敬业精神和公仆情怀浓缩在了四个昼夜之中。像这样的党的好干部还有很多,如孔繁森、焦裕禄、牛玉儒……他们一心为民、勤政务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言行一致地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人生最高追求和最大价值”这个根本问题。

无论是任何历史时期,“勤”都是做一个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概括起来,“勤”首先是一种态度。“一勤天下无难事”,应把“勤”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始终怀揣勤奋之心,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才能深得民心,赢得百姓的支持与拥护。其次,“勤”是一种责任。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干部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勤奋就是应尽之责、分内之事。领导干部理应担任好人民的公仆管家的角色,通过勤奋劳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的梦、组织的梦、个人的梦。第三,“勤”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行动。就是脚踏实地,真正使刻苦、奋斗、敬业、奉献成为广大干部的行动准则,做到持之以恒,有始有终,将勤奋融入血液之中,成为身体的一部分,那么,整个世界都必将为我们的目标让路。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