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两会:“十三五”盯住非首都功能疏解(2)

关注北京两会:“十三五”盯住非首都功能疏解(2)

功能疏解调控人口

对于东、西城来说,未来将更强调“强化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老城重组”。“2015年西城已疏解区域性批发市场专业市场19个,其中单‘动批’就完成20.6万平方米的疏解和转型。”西城区区长王少峰表示,“动批”疏解将在今年基本完成,腾退升级共计20万平方米。

未来东、西城腾退的空间将用来补充和优化这三大功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介绍,“十三五”期间,东、西城将疏解33万居住人口。“预计东、西城的疏解目标共计66万人,其中在‘十三五’期间的疏解任务就占了一半。”

数据显示,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各项措施的推进,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就增量来看,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增量为57.4万人,到了2015年,常住人口增量仅为18.9万人,二者相差38.5万;就总量来看,2015年,北京市人口调控目标确定为2177万,年底人口为2170.5万,实现目标。

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第一次正式给各区县下达人口调控目标。卢彦表示,2015年北京市人口调控在继续保持总量和增速双下降的同时,首次实现了人口调控目标。这意味着通过功能、产业的调整,带来人口结构的优化。这样城市才能更加宜居,公共服务、环境、条件会更加优化。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