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练就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担当是立身做人之所求。作为党员干部,能否担当,直接反映出其思想境界、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行。只有具备了勇于担当的境界、精神和品行,才能在困难矛盾面前不缩手,顶着压力也要干。对于应该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上;才能在歪风邪气面前不低头,维护做人尊严,坚守做人底线,体现做人价值。担当是履职尽责之所需。职责意味着担当。只有勇于担当,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敢于拍板,敢下决心;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气,不随波逐流;才能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主动靠前请命,勇挑重担。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履职尽责的强烈愿望、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舍身忘我的工作热情;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的强烈责任意识,面对问题和困难,不能束手无策、怨天尤人,要积极想对策、下功夫、求突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更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增强谋发展的本领和责任意识,真正带着责任躬身实践,带着感情解决问题。
无私奉献,铸就勇于担当的幸福体验。幸福的本意体现在理想实现后的身心愉悦,只有这个时候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肯定。而勇于担当就意味着要比别人多一些付出,少一些休息;多一些吃苦,少一些享受。这同样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是一种幸福。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无私情怀,就应该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样才能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懂得,革命是做大事不是做大官,做大事就要舍得奉献,就要吃苦、吃亏,如果只想做官不想做事,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又怎么能做到敢于担当?作为共产党的党员干部就是要以吃苦为乐,以奉献为荣,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把为事业履职尽责、为人民呕心沥血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成就。
勇于担当的背后是责任。责任是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沉甸甸的信任和嘱托,而勇于担当是完成这一责任最有力的行动。要完成人民群众的重托,需要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志士仁人对履责担当的坚定信念。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有幸被历史选中,成为人民公仆,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一职责,自觉修好“担当”这门课,练就勇于担当之品性,铸就担当的境界和能力,用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向前进。相信我们也会在担当中有更坚韧的成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