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派饭”随想录(2)

“吃派饭”随想录(2)

——读《吃派饭的年代》有感

“吃派饭”对当下的启示

“吃派饭”的年代固然已经翻篇了,但“吃派饭”的特殊历史情境留下的宝贵财富--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却值得推崇。

继承和发扬“吃派饭”年代所遗留下来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代群众如亲人”“苦活重活累活,干部带头干,抢着干”“为农民、农村、农业发展殚精竭虑”等精神财富,作为修复党群干群关系的良药。要切实转变“官”念,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和肩上的责任,自我降低身份,将“为人民服务”变成一种行动自觉,敢当群众的勤务兵、服务员,做到刘少奇同志所讲“我当国家主席是为人民服务,你(时传祥)掏大粪也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下之别”。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经济时代”,政府理应最大限度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将一切行为纳入到法治轨道中来,不断完善“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弄清哪些必须要政府来管,哪些可以放归市场自动调节,真正做到管好政府之手、用好市场之手,通过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从政策引导、政策扶持等方面提高政府的凝聚力,让群众愿意找政府,政府也能够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只有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最大程度地激发民众的创造力;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管住政府不该伸出之手,伸好该伸之手,用实际行动换回群众的信任,如此才能让“万众创新 全民创业”成为现实,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吃派饭”的年代已经久远,但“吃派饭”的精神不应走远,而应该得到更好地弘扬,靠什么来弘扬,靠8600多万党员,不要因为你是无职党员便觉得弘扬“吃派饭”精神与自己无关,也不要因为自己身为领导干部就觉得“吃派饭”离自己很远,因为群众这个概念具有相对性,无论身居何处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党员干部身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吃派饭”精神,用每个人的努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因为有了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壤,党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只有党的凝聚力强了,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了,群众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幸福和谐,我们的一切努力才会显得更有意义,否则,当群众渐行渐远也就是党和国家最危险的时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