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6年重点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过去一年,全市人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2.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和7.1%,细颗粒物浓度下降6.2%,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做好今年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维护首都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努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第二,必须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大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必须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切实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消费和供给良性互动、需求升级和产业升级共进的格局。
第四,必须大力提高城市工作水平。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准确把握超大型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集中力量解决“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综合各方面因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3.5%、3%左右和4%,细颗粒物浓度下降5%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坚持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严格落实2015版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制定实施产业、市场、公共服务、行政事业单位四类非首都功能疏解方案,完成300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退出任务,继续推进区域性专业市场的转移疏解和业态升级,推动部分市属高校和医院疏解。落实好非首都功能疏解示范项目,建立区域差别化公共服务及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与落实功能定位、承接功能疏解、实施人口调控挂钩的机制,加快疏解步伐。
以三个率先突破带动协同发展。认真落实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加快推进京张铁路、京唐城际、京台高速、延崇路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工程,新增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林,持续治理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等跨界河流。积极搭建“4+N”功能承接平台,加快推进曹妃甸首钢京唐二期等重大项目,抓好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引导绿色产业项目向张承生态功能区布局。开工建设新机场外围交通和市政配套设施,支持机场周边村庄加快发展,推动临空经济区规划落地。
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落实京津冀区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开展知识产权、人才流动、激励机制、市场准入等方面协同性改革试验,争创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性改革创新平台。组建一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围绕科技冬奥、生态安全、服务民生等领域实施协同创新工程,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集成应用。用好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加快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推动形成科技创新园区链。
扎实做好脱贫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制定对口帮扶河北贫困地区发展的落实方案,安排相关区开展对口帮扶,帮助贫困县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做好援疆、援藏、援青等工作,实施好产业、教育等领域援助项目,完成京蒙对口帮扶年度任务,做好南水北调水源区对口协作。研究探索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协调机制,落实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方面重点任务。坚决贯彻中央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发展。
全力做好2022年冬奥会筹备工作。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制定筹备工作总体规划,确定路线图和时间表。编制场馆和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确定新建场馆招标和设计方案,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冬奥会市场开发。同步做好冬残奥会筹备工作。制定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科学规划北京冬季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冬奥的良好氛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