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要更加注重专业化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群众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基层服务需求多层次、多方面、个性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这就迫切要求基层社会治理加快专业化发展步伐,以专业理念引领居民参与、以专业技能回应居民诉求、以专业服务增进居民福祉。要以标准化建设助推专业化。认真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标准现状和需求,加快推进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构建全面配套、层次分明、功能完备、科学合理的服务体系;围绕城乡基层公共安全、社区治安、社区矫正、纠纷调解等社会管理领域,以及劳动就业、救助福利、卫生计生、科普教育、文化体育、环境保护、公共法律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研究制定基础通用标准、管理服务标准和设施设备配置标准,推进各项管理服务规范化,逐步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要以队伍建设助推专业化。加强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拓宽来源渠道、改善队伍结构,加强培养锻炼、提高能力素质,严格管理监督、促进履职尽责,强化激励保障、激发队伍活力,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扎实、精干高效的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将社区工作者纳入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专门政策,建立健全社区各类专业人才的发现和使用机制,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五是要更加注重信息化支撑。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地改变当今世界的面貌,基层社会治理必须跟上信息化步伐,创新治理手段,改进治理方式,提升服务能力。要大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落实国务院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政策,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有效简化办事程序,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应用,加强各级各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和实时比对,将各自形成的鲜活数据,汇集成完整、准确和极具时效性的民生大数据,加以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制定政策,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准确性,实现社会治理服务的精准化。要有序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研究制定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明确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大力发展社区电子商务,推动社区养老、社区医疗、社区物业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广泛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企业信息资源,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社区服务信息资源集成,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作者:民政部副部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