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名存实亡暴露执行不力的瘤疾

“限塑令”名存实亡暴露执行不力的瘤疾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遗憾的是,"限塑令"实施7年已经名存实亡。(澎湃新闻网2月15日报道)

众所周知,塑料制品污染对我们的环境生态平衡已经带来严重挑战。为此,国家出台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然而,结果令人遗憾,实施7年来竟然名存实亡,对此,笔者认为,“名存实亡”的本质还是暴露了相关部门执行不力的瘤疾。

首先,任何制度的生命都在于“执行”,任何制度的价值也在于“落实”。即使是最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强力的执行,只能是镜月水花,流于形式了。所以,当环视我们曾经出台的许多制度时,就会发现,效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比如:新的食品安全法号称“史上最严”,然而,各种食品安全事故依然屡禁不止,再如,新的最严环保法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结果却是各种环境污染依然频频见诸报端。其中,“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泰裕麦业有限公司就在昨日——2016年2月15日,又因污染遭到媒体曝光,而这家公司4年前,就曾因‘恶臭’被整治。”如果说这家公司4年前的污染行径是源于还没有最严环保法的出台,那么,今日又被爆光,却是为何?显然,任何最严制度在出台后,如果没有相关领导和部门的努力执行,只能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为此,笔者建议,一方面,我们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能够保障这项“限塑令”制度执行和落实的工作机制,规范和加强各地相关执法机构队伍建设,且组织全员深刻领会、学习和准确把握这项“限塑令”的关键性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加大查处力度。对“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有章不遵,有规不循”等严重破坏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否则,必然会降低这项制度的权威性,从而削弱这项制度的执行力。

总之,笔者认为,这次新闻爆出了“限塑令”名存实亡之后,提醒了我们,“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所以,任何制度都必须要注意“落地”和“执行”,才能真正让相关制度在我们的生活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造福于民。

【声明:本文系本网独家采用稿件,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st71ztz@126.com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