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省政府全会上强调的一个重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在今年的河南“两会”上,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对如何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阐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起始之年,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找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对于理清今后我省的农业发展思路,谋划好“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拉长四化同步的“短腿”,既迫切又意义重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相对应的,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决定了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修缮乃至重新架构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的市场主体、产品服务和交易体系,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三农”发展新难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由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重点任务。
长期以来,我们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主要是以产量目标为主,努力增加农产品社会供应量和安全保障程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早已不是满足够吃吃饱问题,而是要吃好、讲品质、讲安全、讲休闲、讲养生。由此导致一方面出现大量农产品过剩滞销,另一方面对农业上的许多新兴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这种供需双方结构性的扭曲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如果不对农业的供给侧进行结构的适应性改变和调整,不仅不能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导致资源浪费,也无法解决供需之间的不对接问题,无法实现农业增长的消费需求拉动,因此把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非常及时正确的战略决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