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集中体现——论五大发展理念(3)

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集中体现——论五大发展理念(3)

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相互支撑、有机统一的整体。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只有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

推动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所应遵循的经济规律,一是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这是一个基本规律。二是新常态下的经济规律。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客观上要求我们树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引导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围绕创新发展优化配置,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活动集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形成发展新动力,进而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大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才能形成发展整体优势,才能真正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推动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新常态下,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加快,更加重视节能环保,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呵护自然,人与自然协调,在维护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在共享发展的物质成果中共享发展的生态成果,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发展遵循自然规律,要求我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动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社会运行同样有其规律。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人又是社会之人,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就是促进公平正义的发展,注重民生改善的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发展遵循社会规律,要求我们树立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才能实现与国际社会相联动的包容性发展。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实现人民满意的包容性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作者系国防大学副校长、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领导小组组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李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