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移走“磁石”,走出怪圈
元旦刚过就买好回安徽老家的火车票,接下来到过年前这段时间,隋文家一直往返于京津两地搬家。搬家,因为北京的批发业态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这位四十多岁的皖北汉子,就是变革的万千见证者之一。
二十年前,隋文家只身闯荡北京,落脚丰台,当年5月,木樨园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破土动工,从此干上服装鞋帽生意。不久,商贸城周边,天海、新世纪、京温等20个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陆续建立,他随之扩散布点,摊位增加到五六个。十年之后,他又在“动批”扩大地盘,把一家老小四口人都接到北京。
隋文家身边的商人,大多有着和他一样的经历。批发业态像磁石一般,聚人、聚物、聚车流……再扩、再聚。
南三环大红门商圈,聚集服装、鞋帽批发市场45家,商户万余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人,是北方最大的服装集散市场;“动批”以弹丸之地聚集了12家市场,日均客流量高达六七万人;西直河石材市场踞东五环一隅,聚550家企业、3000余个体户……
生活在周边的市民,没有享受到采购的便利,却承受着市场膨胀之痛:人流密集、交通拥堵、治安隐患,“城市病”屡治无果。
批发业态也和城市的发展与需要日渐背离。迁移,是大势所趋。
去年初,“动批”的天皓成服装市场率先关停。很快,“时尚天丽”“信德时代”等市场相继闭市。隋文家日渐感到,自己所在的“聚龙”市场也到了该“散场”的时候。政府引导商户和津冀商城对接,他和几位老乡赶紧选择了天津电商城作为下一站。去年年底“聚龙”闭市前,隋文家就已在天津盘下了新店。
“动批”累计撤闭7个市场主体;大红门关停方仕鞋城等7家市场;新发地批发市场仓储物流功能疏解转移,首批300余家商户落户河北高碑店;百荣世贸商城外迁商户730个;雅宝路市场1400余个摊位、4.4万平方米经营面积也开始了疏解……
去年全年,全市共撤并升级清退低端市场150家。
不仅仅是批发市场。如“磁石”一般聚集人流物流的区域性物流基地、部分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设施、部分行政性和事业性服务机构,也都在疏解之列。
全市88家三级医院年诊疗超过2亿人次,儿童医院、天坛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中,来自全国的患者就诊比例超过70%,周边省份就医占到56%。
眼下,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北大第一医院大兴院区等项目有序实施;北京儿童医院正式接管保定儿童医院诊疗;朝阳医院、天坛医院先后与河北燕达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脑科等诊疗中心,燕达医院门诊住院数量增长了近一倍。北京辖区约50家医疗机构已与河北省60余家三级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北京建筑大学、城市学院的疏解正在进行中……
通州北京行政副中心也在加紧建设,8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已开工29个,2017年将有明显效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