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腾出空间,绿色发展
沿京密路一路向东北,出了五环,就是朝阳区孙河乡。打小生长在温榆河畔,50多岁的赵甫回忆道:“小时候,河里有水,林子密得不透风,我们常在里面撵兔子。”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河干见底,陆续来了不少开砂石场的。砂挖空了,又来了开废品收购站的,垃圾直接埋在砂石坑里。人聚得多了,民宅变成了出租大院。最多的时候,这里聚集了35家砂石场、33家出租大院、上百家废品收购站。“脏乱差就别提了,尘土、异味,窗户都不敢开!”赵甫说。
去年6月,孙河乡打响环境整治战,砂石场、废品站、出租大院全部拆迁腾退。
前脚刚拆完,后脚就有企业来谈合作,看中的是这里距机场仅十余公里的地理优势:“我们没污染,就是做物流。”然而,孙河乡政府却一律拒绝:“腾退的土地全部还绿于民,开春就要开始湿地修复工程。”乡里负责人说得好:“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好了何愁没有发展。”
有所不为,是为了更好的有所作为。
随着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稳步推进,北京也在绿色发展部分加重了笔墨,促进“退”与“进”、“舍”与“得”、“破”与“立”的有机统一。变“集聚资源求增长”为“向疏解功能要空间”,真正践行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展。
卸下“大而全”的工业包袱,北京得以加大压减燃煤力度,重拳治理大气。去年,城六区基本取消了燃煤锅炉房;今年,将全面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新增清洁供热能力近1亿平方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生产用能清洁化;到明年,全市燃煤总量将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全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左右,市民将会看到更多“北京蓝”。
剔除了污染源,北京的水将更清澈。今年,本市将完成1460公里河道治理,恢复河湖水系,改善水体水质;到2020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9%以上,新城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城市将更有“灵气”,水秀而可近。
腾出了空间,更多绿色将在城市周边生根发芽。北京正在推动建立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成为一道绿隔、二道绿隔之外的第三道绿环。同时,城市中心区多元增绿和规划建绿也将全面展开,市民将享受到更多的亲绿空间。
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中焕发活力。而且,她必将获得一个全新的未来。(记者 闫雪静 巩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