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群:中国城乡一体化加速整合路径

朱喜群:中国城乡一体化加速整合路径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的着眼点在农村,但其实现路径却不限于农村,而需在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之间寻求良性互动机制。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系统的建立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工业发展问题和农村发展问题以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而“三化”良性互动的推进又需建立一系列制度安排予以保障。

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

中国传统城镇化具有“城市化偏态发展”倾向,是“土地的城镇化而非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人的空间流动和社会流动畅通的城镇化,是对“以城市为核心”和“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传统城市化的彻底扬弃。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的扩大,而是产业支撑、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由“乡”向“城”转变。

一是科学规划城镇体系,构建合理的大中小城市网络。应适当发展大城市、着重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使中小城市和城镇成为吸纳快速增长的城镇人口的主要载体。在空间布局上,大力推进城市之间和城市与腹地密切联系的城市群发展。城市群是城乡一体化的有效组织形式。逐步构建出大中小城市和城镇以及乡村“城乡互动、功能互补、结构有序”的空间形态。

二是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同步发展。一方面,应确立大中小城市及城镇合理的人均用地指标,实现城镇集约化发展,避免城镇盲目无序外延式扩张。另一方面,治理“半城市化”或“虚拟城市化”,加速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实际上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和不断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其融入需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养老、医疗和教育等保障问题。针对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支出,应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并将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与流动人口规模和城镇实有人口相结合,以解决地方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社会保障动机不足的问题。

三是提升城镇品质。弗朗索瓦·佩鲁和米勒等学者提出,经济发展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提升城镇品质既包括质也包括量,即提高城市的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当今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势在必行。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联动发展。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进步是其发展动力,人力资本投资及利用是其发展关键,资本先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后从工业反哺农业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机制是其发展的基础机制,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其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新型工业化需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鉴于中国目前仍未完全实现工业化,为此高新技术产业不宜全方位铺开,而宜有重点的突破。同时,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不可或缺,通过高科技高水平人才促进企业制度、人才制度、金融制度和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创新,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这凸显出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