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群:中国城乡一体化加速整合路径(2)

朱喜群:中国城乡一体化加速整合路径(2)

二是全面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十八大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产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渗透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发挥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加速器”作用。

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中国存在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及国土承载力不足问题,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能耗偏高。新型工业化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淘汰高污染和高能耗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各种新能源和节能技术以加强生态建设。

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农”问题“攸关城镇化的成败”。统筹城乡发展并以城市支持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村和农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基本点,农村和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产权制度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技术水平。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用现代技术改造和装备农业。其一,政府需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并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以增强农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科研技术适时转化能力;其二,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水利等设施的建设,为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运用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其三,加大对农民运用农业机械等技术的补贴力度,以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化水平。

二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方式仍以农业家庭经营体制为主,这主要是由农业产业特征所决定的。中国也不例外。但即便如此,土地承包经营权仍需通过流转集中于种田能手、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以便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放眼世界,美、日、韩等国都发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社。为此,政府需给予各种合作社以政策和财政支持。

三是培育发展新型农民。其一,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据统计,受过职业教育的35岁以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比不到5%。其二,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应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同时,农业经营主体应成为重要的培训对象,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三,以立法形式明确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培训内容和教育培训对象。如日韩等国均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有着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