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失实新闻,提升公共治理含金量

规制失实新闻,提升公共治理含金量

近年来,在媒体上不断出现的失实报道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3%的受访者曾被失实报道误导过,65.5%的受访者直言当下媒体失实报道的情况严重,75.9%的受访者认为媒体为吸引眼球、博取关注是导致失实报道出现的主因。(《中国青年报》3月1日)

当我们为所谓被江西农村男友家的一顿饭吓跑的上海姑娘唏嘘不已时,当我们为据说回农村老家因不准上桌吃饭而掀翻桌子的霸气城里媳妇错愕震惊时,当我们为返乡日记中“记载”的组团出轨的东北村妇扼腕顿足时,殊不知,我们朴素的情感已经深深陷入“失实新闻”精心设置的泥淖。不错,“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城里媳妇掀翻桌子”“乡村农妇组团‘约炮’”这三则围绕春节话题的“震撼新闻”已经被证实是失实新闻。原来,我们信以为真并为此扼腕顿足、唏嘘错愕的“新闻”,居然把我们大大地耍了一把,我们对新闻的朴素情感遭受了“失实新闻”的恶意消费和无情嘲弄。

静下心来想一想,“失实新闻”其实并非什么新鲜事儿,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被失实新闻耍得团团转。或许从“新闻”这个字眼出现时候起,“失实”新闻就一直陪伴我们左右。无论是在新闻产生的源头造假,还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发生的扭曲、失真,失实新闻的特点就是对事实真相的偏离甚至颠覆。然而,如果说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扭曲乃至失真尚存在可以理解的客观因素,那么源头造假的失实新闻对于公众感情就是赤裸裸地粗暴践踏了。或博取公众眼球吸引关注,或触及社会痛点让人真假难辨,或趋向感情期待骗取公众共鸣,失实新闻对公众的误导可谓花样百出,不仅困扰公众心绪,而且对媒体公信力造成不小的损伤。

从经济学角度观察,新闻报道可以看作一种面向公众的产品(消费品),这种消费品因其面向公众所以具有相当程度的公共性质。新闻产品最核心的性质是真实,因此那些失实新闻则成为不合格的消费品。对这种无益甚至有害的消费品对公众甚至社会秩序造成的困扰甚至危害,显然不能听之任之。从新闻产品的开发生产来看,生产人员的素养高低,生产技术的先进与否,是否严格遵循开发生产的过程控制,以及是否注重消费者使用之后的反馈,显然都跟新闻这种特殊产品的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更主要的是,之于新闻这种特殊的消费品,公众的消费者权益如何维护,以及对于那些不合格甚至假冒伪劣的新闻产品又该如何监管,显然是关切公共治理的深度话题。

面对失实新闻,或许一组调查数字更能说明情况: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3%的受访者曾被失实报道误导过,65.5%的受访者直言当下媒体失实报道的情况严重;65.4%的受访者担心失实报道会扰乱公众情绪和正常生活。确实,面对失实新闻,不仅公众需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新闻从业者须提升素养强化自律,也需要建立新闻行业外的社会监督机制,而加强对失实新闻的规制和监管更是相关部门的职责。从公共治理的视角观察,新闻产品(包括失实新闻)也是公共治理的对象,而公共治理显然需要各方综合协调、共同努力。从矫正失实新闻、规范新闻报道入手,进而促成公共治理质量提升和治理体系不断成熟。这显然也是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