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改稿:删、加、读、放,你学会了吗?

四招改稿:删、加、读、放,你学会了吗?

稿子写完了,是否有必要修改?修改时,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办?

今天推荐这篇文章,集纳了五位资深新闻人对改稿的思考,他们分别是人民日报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高级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张显峰,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郑晋鸣,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许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深记者杜昌华,一起来学习吧!

改稿:洗掉“萝卜”上的“泥”

法国作家莫泊桑带着一篇新写的短篇小说去请教福楼拜,他发现福楼拜桌上有厚厚的一叠文稿,而且每页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莫泊桑问:“您这样不是太浪费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一直有这样的习惯,一张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立即告辞,赶紧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小说写完要修改,新闻报道也一样。改稿的目的是洗掉“萝卜”上的“泥”,让文章更干净。

人民日报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认为:“任何作品只有反复修改才能臻于完善,新闻报道更是如此。因为新闻不是从容不迫的文体,新闻的写作往往也没有那么从容。常言道,萝卜快了不洗泥。写完报道改一改,去掉点萝卜上的泥。”

在费伟伟看来,稿子上的“泥”通常表现整体结构和遣词造句两方面:

一方面,记者落笔前是有框架的,但一旦写起来就难免信马由缰,写着写着就偏离了起初的构思,交稿时间又在那里卡着,最好的选择就是通过修改进一步厘清思路,让文章逻辑清晰,脉络分明,理通气顺。

另一方面,仓促行文导致繁杂、便捷和快速的文字堆积,或枝蔓太多,或语言啰嗦,或用词不当,通过改稿可以删繁剪秽、琢句炼字,让稿件更加准确、鲜明、生动。

稿子写完是否要修改?资深记者、编辑们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许林谈道:“我写完新闻稿或者其他文章,至少要审核修改三次,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发稿。主要看新闻事实是否清晰呈现,文章逻辑是否合理,表达是否通俗简洁,标题是否吸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深记者杜昌华也认为,改稿不仅仅是抠字眼,发现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而是要从文章整体格调、主题上去改。在改的过程中去感受,让文章有流畅、充沛的感觉,不要让读者有阅读障碍。

四招改稿:删、加、读、放

改稿不仅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不但要心到、笔到、口到,更要时间到。

删一删

自古文章尚短、尚精、尚简,新闻报道更应如此,因为受众接受新闻往往在匆忙间,利用的是碎片时间。短、精、简的报道提供的信息与观点比较清晰,更容易被接受、理解。

所以,改稿子就是把文章从厚改到薄,从繁改到简,这离不开一个“删”字。

如何删?费伟伟认为,删主要指成稿后要篇中删句,句中删字。删掉琐事和没有太多价值的信息,它只会让故事的节奏变慢,影响文章生动性;形容词貌似丰富华丽,其实表达力很弱,虚词使用不当会令阅读索然无味,两者皆可删。

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郑晋鸣认为,“好的编辑是把长句子变短,把废话删掉,表达也不需要高级的词语和华美的文采,完全能表达真实意思就行了,不写废话,说读者能听懂的话,这就是最好的表达”。

鲁迅有一次给北大学生讲课时,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删”字,并且对学生说:“你们问我写文章有什么秘诀,我也说不出,要说经验,略有一点,这个‘删’字就是,从我的经验中归纳出来的。”

加一加

改稿,除了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

在郑晋鸣看来,一个好的故事,必须有细节信息呈现。编辑、记者不仅要善于删繁就简,也要添枝加叶。做加法就是把短改长,往故事里加细节信息,有细节才能打动人。

如何增加细节?郑晋鸣举了一个例子。3月21日,财新周刊发出《生死金银潭:一支医疗队的50天》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位老大爷不幸去世,护士将遗体推出病房时,50米的路走了近8分钟。这么短的路,为啥走了这么久?因为路上遇到8名值班的护士,都肃立鞠躬对老大爷说,“您一路走好”。他们为啥要这么干?文章交代的也很清楚:8名值班护士在这个送别仪式中,代表了他的亲友,对他的人生进行最后的告别必须庄重。

费伟伟也谈道,在给年轻记者改稿中,发现他们的稿子也存在文章不结实,描写不具体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做加法。拿语句长短来说,短词短句有力,但也不是每句都要短。

正如汪曾祺所说,“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子与短句子的搭配……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读一读

读改法,就是稿子写完以后,读一遍甚至好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发现语义不畅、语句不顺,衔接有阻隔和跳跃的地方,然后随手改正。

费伟伟认为,读是让稿件文通句顺的最好办法,读还能感受文章的节奏与音乐感。他还举了一个例子。

普利策奖得主、美国记者迈克尔·加特纳认为,“改稿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你的作品——大声地读。读的时候你会听到刺耳的词,冗赘的短语,还有那些看上去很好但听起来蹩脚的词和沉闷的短语”。

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谈稿件修改时谈道,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后一段跟前一段连得不紧密,词跟词的配合照应不对头啊,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

“因为文字是书面化的表达,更正式、规范,但也难免太呆板。”郑晋鸣看来,写完稿子读一遍,甚至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就能发现问题,并矫正太书面化的表达,让文章口语化,而口语化的表达更能打动人、吸引人。

许林也认为,写稿最忌讳文件式表述,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一定要远离文件式的文字,把文件精神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语言清新,易读易懂,朴实简洁,既不追风讨好,又不陈词滥调是好记者的基本功。

稿子写完,读出来,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读几遍,每读完一遍都会发现新的问题。而且,在读的过程中修改,可以让文风更朴实、简洁,充满口语化。而口语就像作者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读者说话,给读者的感觉是个别聊天,最富有交流感。

放一放

很多人写完稿之后都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在喜悦之中无法发现文章的问题。这个时候,不妨把稿子放一放,“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尤其是不紧急的稿件。过些时候再修改,平复一下心情,从充满成就感的情绪中冷静下来,会从稿子中发现新问题。

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推崇稿子写完后,先放一放这一修改方法。

宋代文学家唐子西,人称“小东坡”。他认为,文章在写完后暂时搁置,在之后的几天里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清代文学名家唐彪也讲过,文章如果写完就能修改就修改,发现不了问题的话,先搁置起来,之后就会发现问题,改起来很容易。

高级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张显峰认为:“人在写稿的时候,会陷入一种表达的冲动,往往是作者的视角。重要且不是特别紧急的稿件,我写完会放一放。只有放一放、冷一冷,抽身出来,才可能从读者的视角去看问题,这样你就容易发现:事实是不是交代清楚了,逻辑完整不完整,立场客观不客观,会滤去一些不必要的枝蔓和情绪。”

当然,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写作更注重传播的时效性,“放一放”的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天都不现实,但可以缩短放的时间。具体放多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