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昌豹:把握时代需求 推进新闻舆论工作全方位创新(3)

马昌豹:把握时代需求 推进新闻舆论工作全方位创新(3)

——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创新论探析

三、当前新闻舆论工作创新实践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

新闻舆论工作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客观实际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创新与守旧是相互作用、反复纠缠的,创新并不是非线性发展、一直向前的。因此,我们要更加警惕走向创新的反面,就是守旧与教条。

1.面对思想懒惰的挑战,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新闻舆论创新面临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挑战。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是两种有害的倾向,是思想懒惰的表现,对实际工作危害很大。经验主义脱离理论,教条主义脱离实际。犯经验主义错误的人不能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提高到理论上去。犯教条主义错误的人不能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比如,我们的正面宣传总体上很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创新不够的问题,主要是有的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和政策文件,挖掘解读不够,生动鲜活不足,群众敬而远之;有的存在模式化、套路化现象,语言生硬、形式刻板,亲和力、贴近性不够;有的形式上轰轰烈烈、豪华艳丽,实效性不强。

面对创新之难,要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沉重的包袱,作为创新的支点而不是退缩的借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刘云山同志在2014年5月15日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能有效破解前进中的难题,改革就难以深入推进,发展就难以打开新的空间。

2.面对客观形势的挑战,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当前,国际舆论格局是西强我弱,西方主要媒体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世界舆论,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我们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不能为西方话语所解释,也不能靠贴过去的标签来解释。应当承认,当前话语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与中国道路的丰富实践相比,还未形成与之相称的中国话语体系。新闻报道上还没有完全形成与党中央治国理政相适应的新闻品格与新闻力量。

面对创新之难,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精神,自觉把思想理念从不适应时代要求、不利于工作发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话语体系荷载着特定思想价值观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确立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谁的话语体系更具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谁的话语和叙事最终能打动人,谁就拥有国际话语权,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我们必须努力破除对西方的迷信,立足自身精神文化传统,探索传统话语与革命、建设、改革话语的融合交汇点,沟通学术话语、民间话语、官方话语,防止学术理论与现实政策相脱节,更好地承担起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乃至世界的责任。

(文/ 马昌豹 作者单位: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

【注释】

[1]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载于《人民日报》2013年8月29日

[2][6][7]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载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第155页

[3][8][9]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11页

[4][10]据新华社北京2015年12月26日电。

[5]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11]据新华社北京2016年2月19日电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